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察了加热回流法提取苍耳子油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料液比、药材粒径、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提取动力学.结果表明苍耳子油较适宜的提取条件为,m(料)∶V(溶剂)为1∶9(g/mL),药材平均粒径为60目,在80℃下提取6.5h.动力学研究表明在不同粒径下,苍耳子油的提取动力学符合二阶溶出动力学模型,即减小药材粒径,可明显增加有效成分提取率.研究结果可为苍耳子油的提取工艺设计和操作条件的选择提供借鉴.
推荐文章
苍耳子油提取动力学研究及模型建立
苍耳子油
加热回流提取
二阶提取模型
动力学
50%苍耳子酊治疗局限性白癜风的临床观察及不同浓度苍耳子煎剂用于白癜风小鼠模型的实验结果分析
白癜风
白驳风
50%苍耳子酊
不同浓度
小鼠模型实验
黑素细胞
苍耳子煎剂
服用苍耳子致急性肝肾功能损伤一例并文献复习
苍耳子
肾功能不全,急性
药物性肝损伤
病例报告
文献复习
响应面法优化苍耳子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苍耳子
响应面法
绿原酸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苍耳子油回流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工业与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苍耳子 回流提取 动力学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反应与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8
页数 分类号 R284.2
字数 40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533.2012.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文英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87 569 14.0 17.0
2 朱庆书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33 271 10.0 14.0
3 汝绍刚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8 82 6.0 8.0
4 王柳花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苍耳子
回流提取
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业与工程
双月刊
1004-9533
12-1102/TQ
16开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8-15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8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