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7年12月18—19日,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20h的浓雾过程,其中能见度低于50m的强浓雾几乎占到整个雾过程的1/3。利用同期在南京市北郊的外场观测数据,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该次雾的演变过程、微物理结构及边界层特征,探讨了地面雾爆发性增强的成因。结果表明:本次雾在西南平流的增湿作用下触发生成;日出后,平流输送和地表蒸发提供了充足水汽来源,贴地层逆温因高空下沉增温而向上抬升且稳定存在,因此大雾得以维持;整个雾过程中雾滴数浓度、平均直径、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均谱曲线均呈指数下降分布,雾滴集中在小滴端;两次地面雾爆发性增强均发生在夜间,其特征为各微物理参量明显增大,滴谱上抬拓宽;爆发性增强的原因是地表气温陡降、贴地层逆温增强及可充当雾滴凝结核的气溶胶大粒子数增多。
推荐文章
雨后两次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
强浓雾
爆发性增强
贴地逆温层
超低空急流
江苏一次大范围的爆发性强浓雾过程研究
强浓雾
爆发性发展
水汽蒸发
低空急流
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研究进展
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巩膜切开引流术
玻璃体切割术
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
南京冬季一次浓雾过程的微物理特征
浓雾
雾滴尺度谱分布
微物理参数
南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京冬季浓雾的演变特征及爆发性增强研究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浓雾 平流输送 逆温 爆发性增强 南京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1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426
字数 74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097.2012.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端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18 432 12.0 18.0
2 牛生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136 2179 26.0 37.0
3 陆春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17 178 7.0 13.0
4 刘霖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1 1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1)
共引文献  (557)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20)
二级引证文献  (119)
191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2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2(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5(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8(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9(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9(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20(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浓雾
平流输送
逆温
爆发性增强
南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学报
双月刊
1674-7097
32-1803/P
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28-40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7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