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潮区界和潮流界是表征河口水动力作用的关键界面,是认识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下泥沙输移和河床演变的基础.通过大通-徐六泾实测资料整理和分析,建立潮流界和潮区界位置的经验曲线,得到相同潮径组合下潮区界和潮流界相隔距离约为384km,即通过潮区界变化过程可探求潮流界年内和年际变化过程.主要成果为:年内潮流界最上端为501km,最下端可达口门附近;月均最上为434km,月均最下为155km,最大变幅为280km;潮区界年均位置、洪季平均及枯季平均位置分别为673km、617km、728km,潮流界多年洪季平均、枯季平均及年均位置分别为233km、344km、289km;90系列设计调度下潮流界位置10月和11月月均上溯最大达28km,下移距离月均最大达15km,洪季界面变化不大,枯季界面均值位置下移约3.2km,年均位置下移约1.8km.
推荐文章
长江口北槽潮波对地形变化的响应研究
长江口
北槽
潮波
CJK3D-WEM
二维潮流模型
长江口风暴潮流场计算
风暴潮流场
治理工程
长江口
数值计算
长江口潮间带底栖生物生态及变化趋势
潮间带
底栖生物
生态
趋势评价
长江口
长江口咸潮入侵扩散响应函数及初步应用
咸潮入侵
扩散响应函数
S型曲线
入海径流
潮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口潮区和潮流界面变化及对工程响应
来源期刊 泥沙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潮流界 潮区界 变化过程 长江口 工程响应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短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V142
字数 360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义天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64 1978 24.0 35.0
2 杨云平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2 123 6.0 10.0
3 韩剑桥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139 7.0 11.0
4 王冬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4 83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19)
二级引证文献  (9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潮流界
潮区界
变化过程
长江口
工程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泥沙研究
双月刊
0468-155X
11-2532/TV
大16开
北京车公庄西路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92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