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研究周边临时围护结构和框架体系相互作用机理和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Zsoil v11.07某框架逆作基坑工程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分别采用HS和MC模型模拟土体,将计算得到的围护结构变形和支撑轴力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调整水平支撑刚度、围护墙体刚度、最后一道支撑位置等条件后,进行计算分析.结果 围护墙在刚度增大到一定水平后,继续增大围护墙刚度,将导致自身分担的外荷载增加,而不是导致支撑轴力增大.增加围护结构自身刚度,对基坑开挖面附近的墙体侧移量控制效果显著.最后一道支撑离坑底4~5 m时可以明显减小围护结构的侧移.结论 控制围护墙整体侧移可通过调整支撑刚度来实现,控制围护墙体最大侧移量可通过改变围护桩桩径大小来实现,根据开挖深度选择合适的高度可充分发挥支撑的支护作用.
推荐文章
非对称开挖基坑支撑式围护结构解析解
基坑
非对称开挖
解析解
插入比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研究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动力特性
地基模型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浅谈
建筑节能
围护结构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框架逆作中围护结构与支撑体系相互作用
来源期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框架逆作法 相互作用 数值分析 围护结构变形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7-97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473
字数 46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镜培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137 1188 19.0 28.0
5 杨军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26 197 7.0 13.0
9 黄菁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框架逆作法
相互作用
数值分析
围护结构变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5-1922
21-1578/TU
大16开
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
8-4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83
总下载数(次)
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