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鼠胃cajal间质细胞(ICC)及缝隙连接蛋白在失血性休克复苏中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O)、休克复苏组(LR);分别于休克1h,复苏3、6、12及24h时相点在透视电镜下观察ICC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 Cx43的改变.结果:透视电镜下观察,休克1 h ICC水肿,核皱缩,线粒体肿胀,胞浆内细胞器数量明显减少,基膜完整性破坏,细胞突起明显减少或消失;复苏3、6h后细胞无明显变化;复苏12h细胞肿胀减轻,胞浆内细胞器数量较前增多;复苏24h细胞恢复接近正常.PCR检测缝隙连接蛋白Cx43mRNA水平从复苏3h开始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复苏24h后达最大值与SO组无显著差异(P=0.147).结论:失血性休克使ICC与缝隙连接蛋白受损;复苏早期ICC恢复较慢,而缝隙连接蛋白 Cx43恢复较快,两者复苏过程并不同步,但在复苏24h后接近正常.失血性休克复苏早期须重视ICC及缝隙连接蛋白功能的保护.
推荐文章
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前后胃Cajal间质细胞及Cx43的变化
休克,出血性
Cajal间质细胞
连接蛋白43
复苏术
异丙酚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道的保护作用
二异丙酚
休克,出血性
复苏术
小肠
胺氧化酶(含铜)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大鼠,Wistar
缺氧对膀胱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平滑肌细胞
细胞缺氧
不稳定膀胱
缝隙连接蛋白
膀胱出口梗阻
失血性休克复苏延迟兔模型的构建
休克,出血性
复苏
模型,动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cajal间质细胞及缝隙连接蛋白在失血性休克复苏中的改变及意义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cajal间质细胞 缝隙连接蛋白 失血性休克 复苏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9-57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41
字数 279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蔺佩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外科 52 195 7.0 11.0
2 吴敏霞 福建医科大学病理学系电子显微镜室 18 49 3.0 6.0
3 林振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外科 16 43 4.0 5.0
4 吴巧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外科 11 25 3.0 4.0
5 林铂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外科 6 19 3.0 4.0
6 郑光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外科 9 41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ajal间质细胞
缝隙连接蛋白
失血性休克
复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80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