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人类其他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因为辩证法的本性是批判的、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功能是“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本身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历史。这一显著特征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和变革现实,必须对当代社会现实做出真假、对错、善恶、美丑的独立判断和深刻分析,必须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从书本里解放出来,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物质武器,必须对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和“左”右倾机会主义思潮作坚决的斗争。
推荐文章
论李达民主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李达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民主革命时期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解读
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
内涵
解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与革命性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现实 人民群众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
页数 7页 分类号 B0-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贵生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50 197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主义
社会现实
人民群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月刊
1001-2699
11-4236/A
北京张自忠路3号
出版文献量(篇)
1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