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模拟洱海的入湖河流——罗时江低浓度氮磷营养盐条件,采用水化硅酸钙与天然沸石作为吸附介质进行滤柱试验.试验设计4个滤柱并列运行,分别装填单一水化硅酸钙滤料、单一沸石滤料、水化硅酸钙与沸石双层滤料(1:3)和水化硅酸钙与沸石双层滤料(1:1),对比不同滤柱在不同滤速条件下的效果.单一水化硅酸钙填充滤柱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最高,平均可保持在90.75%左右,但对氨氮去除不稳定;单一的沸石填充滤柱对磷酸盐吸附能力较弱,平均在77.30%,且受滤速影响较大.在水化硅酸钙与天然沸石配比为1:1,滤速为0.696 m/d时,对低浓度营养盐的水质起到稳定良好的去除效率,出水浓度均可达到国家地表Ⅲ类水标准.
推荐文章
基于白碳黑的水化硅酸钙制备及其磷回收特性
磷回收
水化硅酸钙
白碳黑
硅质原料
反应活性
水化硅酸钙超细粉体表面湿法改性
水化硅酸钙
湿法改性
正交试验
活化指数
吸油值
煅烧硅酸钙吸附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硅酸钙
煅烧
废水
吸附
去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化硅酸钙与沸石滤柱去除水中低浓度氮磷
来源期刊 净水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 天然沸石 磷酸盐 氨氮 滤柱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水资源与给水处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62
页数 分类号 X524
字数 28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177.2012.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春杰 52 1172 20.0 33.0
2 张伟 113 657 14.0 19.0
3 董阳 7 17 2.0 4.0
4 雷月华 1 2 1.0 1.0
5 刘红美 4 29 2.0 4.0
6 孟莎 2 14 2.0 2.0
7 吉宏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化硅酸钙
天然沸石
磷酸盐
氨氮
滤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净水技术
月刊
1009-0177
31-1513/TQ
16开
上海市许昌路230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63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22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