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亨利·詹姆斯的《华盛顿广场》是一篇《欧也妮·葛朗台》式的作品.本文通过对故事中畸形、孤独的爱以及对孤独自我的分析,指出小说的主题是作者通过爱来表现的现代孤独意识,同时展现出孤独的现代人在美国社会新旧两种价值观的碰撞以及强势的欧洲文化影响的背景下,试图通过爱摆脱孤独的诉求,也折射出作者对美国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人生价值观的思考.
推荐文章
《华盛顿广场》的主题表现手法
现代性
心理主观真实
艺术表现手法
心理现实
现代主义小说
亨利·詹姆斯叙事的视角模式
亨利·詹姆斯
叙事视角
<黛西·米拉>
<螺丝拧紧>
<金碗>
从语言分析角度看《麦琪的礼物》及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
语言分析
写作风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华盛顿广场》看亨利·詹姆斯的孤独意识
来源期刊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华盛顿广场》 孤独意识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201
页数 9页 分类号 I712.0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亨利·詹姆斯
《华盛顿广场》
孤独意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半年刊
32开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2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