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机微波辐射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取成年豚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辐射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辐射组:距豚鼠右侧耳廓2 cm处对辐射组豚鼠进行手机微波辐射,辐射时间分别为1、6、12、24和48 h,然后分别于各时间点随机活杀两组中的豚鼠各2只,取出听泡,分离耳蜗外毛细胞,用2 000 Hz纯音进行不同强度的声刺激,观察离体单个外毛细胞(OHC)膜电位的变化特征.结果 对照组离体单个OHC予2 000 Hz、10 dB HL纯音刺激时,于第40 s细胞内荧光值开始升高,并于第50 s达到峰值(1.112 u),随后细胞内荧光值开始回落,于第60 s至最低值(1.000 u).辐射组微波辐射1小时后,OHC细胞膜的去极化和复极化时间明显增加,并且不能完全去极化和复极化;辐射6和12 h后,随着间断的声刺激可见OHC内荧光值缓慢上升,辐射6小时组之毛细胞于第70 s荧光值达峰值(1.100 u),而辐射12小时组之毛细胞于第90 s荧光值达峰值(1.050 u),随后整条曲线呈微上升趋势;辐射24和48 h后,经过声刺激,曲线呈微上升、微下降波动,无明显峰值及回落.结论 长时间的手机微波辐射能导致离体豚鼠耳蜗OHC膜离子通透性的改变,影响OHC膜电位的形成及细胞去极化、复极化,从而导致离体OHC膜电位对不同强度纯音刺激的敏感性逐渐降低.
推荐文章
豚鼠离体活外毛细胞内电位的观察
豚鼠
耳蜗
外毛细胞
电位
长期应用地西泮对豚鼠耳蜗微音器电位的影响
地西泮
长期应用
耳蜗
微音器电位
心室肌细胞膜电位与膜通道的动力学结构研究
Beeler-Reuter模型
双稳吸收子
钙电导
漏电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手机微波辐射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膜电位的影响
来源期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手机 微波辐射 豚鼠 外毛细胞 膜电位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7-261
页数 分类号 R764.35
字数 45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299.2012.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建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耳鼻咽喉科 72 335 9.0 14.0
2 龙孝斌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1 168 7.0 12.0
3 冯晓华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耳鼻咽喉科 21 191 7.0 13.0
4 陈勇挺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耳鼻咽喉科 38 240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手机
微波辐射
豚鼠
外毛细胞
膜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双月刊
1006-7299
42-139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5号
38-224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2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19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