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计算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在无肌松条件下插管的半数有效量( ED50),比较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择期短小手术患者49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20~50岁.按照入室顺序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23)和瑞芬太尼组(R组,n=26).8%七氟醚肺活量诱导,眼睑反射消失后,维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为3%.按照改良Dixon序贯法调整芬太尼(剂量梯度为0.05 μg/kg)或瑞芬太尼的剂量(剂量梯度为0.1 μg/kg),静脉注射芬太尼或瑞芬太尼4 min后气管插管.记录患者眼睑反射消失时间及气管插管反应.结果 芬太尼ED50为1.30μg/kg(95%CI 1.25~1.35 μg/kg),瑞芬太尼ED50为0.47 μg/kg(95%CI 0.39~0.53 μg/kg).F组声带活动、呛咳和体动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 无肌松条件下瑞芬太尼较芬太尼能更好地抑制气管插管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在无肌松条件下插管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临床麻醉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芬太尼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剂量-效应关系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24
页数 分类号 R614
字数 20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兴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53 408 11.0 19.0
2 徐志新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麻醉科 11 87 6.0 9.0
3 刘松涛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麻醉科 10 4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7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芬太尼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剂量-效应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月刊
1004-5805
32-1211/R
大16开
南京市紫竹林3号
28-3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9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1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