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许多地下流体监测井在地震发生时都能记录到同震水位变化,而利用地下水位的同震响应特征以及水位固体潮效应可以反演地震对含水层产生的体应变量.本文尝试从大尺度上对大地震引起的体应变变化进行研究,为此收集了位于我国大陆不同构造活动区5口地下流体监测井两年半的水位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去除干扰项,提取出水位固体潮成分,进行调和分析求取潮汐因子,并反演出汶川Ms8.0地震对这5口井所在含水层产生的体应变量.结果显示,汶川大地震对这5口井-含水层造成的体应变量基本在10-7量级.地震引起的体应变随距离的衰减规律比较复杂,其不仅与震中距有关,而且与活动断裂带的展布和地壳岩体结构等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苏锡常地区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位的虚拟表达
虚拟现实
三维地质结构
地下水位
汶川地震前地下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分析
固体潮
加卸载响应比
中短期
地下水位
汶川地震
复合含水层系统地下水资源评价三维数值模型
复合含水层
三维数值模型
地下水资源
上海市第四承压含水层应力-应变分析
地面沉降
应力-应变分析
临界水位
变形相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汶川地震同震地下水位变化反演含水层体应变
来源期刊 地震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下水水位 潮汐因子 体应变 汶川地震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23
页数 分类号 P315.72+3
字数 50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3782.2012.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浙明 2 9 2.0 2.0
2 王广才 2 9 2.0 2.0
3 刘春国 中国北京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3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8)
196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下水水位
潮汐因子
体应变
汶川地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学报
双月刊
0253-3782
11-2021/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北京8116信箱)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97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