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验证正交光楔激光远场焦斑测量方法在提取光斑高频组分、扩展CCD测量动态范围和减小光束质量测量误差等诸方面的有效性,以常用的光束质量因子作为衡量新方法有效性的指标,建立离焦光斑强度分布理论模型并搭建相应的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与传统远场测量方案相比,使实验所用CCD的测量动态范围拓展了约9倍,实际光斑远离中心主核区域的大量高频旁瓣分布特征从CCD背景噪声起伏中凸显出来,光束质量因子的测量平均相对误差也有约16%的精度改善.
推荐文章
相控阵天线远场测试场测量方法
相控阵天线
远场测试
EIRP
G/T
天线方向图
激光远场焦斑测试技术的实验研究
远场测量
列阵相机
Rattle Pair
强激光远场焦斑重构算法研究
激光焦斑
嵌套
边缘算子
CCD
远场分布
光通信中激光发散小角度远场焦斑测量法
小角度测量
空间光通信
远场焦斑法
电耦合器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交光楔激光远场焦斑测量方法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正交光楔 远场焦斑 CCD相机 动态范围 光束质量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高功率激光与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3-254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247
字数 52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HPLPB20122411.25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新阳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84 1029 16.0 30.0
5 贺元兴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交光楔
远场焦斑
CCD相机
动态范围
光束质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