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新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后循环脑梗死(PC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将30例PC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2例)及预后不良组(18例),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疑的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诱因分析中,两组患者糖尿病、心房颤动、腹泻病史的百分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1);临床表现分析中,两组的呼吸改变、中枢性发热的百分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1);神经功能缺损分析中,两组治疗45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管功能分析中,两组的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百分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以心房颤动或血容量降低为危险因素或诱因、血管功能良好、短期内临床症状无明显加重的患者往往预后良好;伴有糖尿病、短期内出现生命体征变化或症状明显加重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差.
推荐文章
急性重症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梗塞,大脑中动脉
血栓溶解疗法
脑电描记术
预测
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病
脑梗死/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
静脉溶栓
前-后循环
急性脑梗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未溶栓的重症后循环脑梗死30例治疗预后探讨
来源期刊 新医学 学科
关键词 重症后循环脑梗死 心房颤动 腹泻 糖尿病 预后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4-575
页数 分类号 R7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g.issn.0253-9802.2012.08.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颖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神经内科 40 203 8.0 12.0
2 朱建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神经内科 14 83 6.0 9.0
3 徐雪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神经内科 18 90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症后循环脑梗死
心房颤动
腹泻
糖尿病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医学
月刊
0253-9802
44-1211/R
大16开
196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