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其非均质性极强,且多种流动方式共存,勘探开发属于世界级难题.综合分析了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历程,确定油井过早出水、储量动用能力低、天然能量不足是天然能量开发阶段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水驱效率低是注水开发阶段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目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面临的主要问题,初步探索了缝洞型油蔵提高采收率的途径,提出了天然能量开发阶段以“整体控水压锥、提高油井平面和纵向上储量动用能力”,补充能量阶段以“优化、改善注水开发为主,注气、稠化水驱等扩大波及体积的方法为辅”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思路,对塔河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与提高采收率途径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多尺度性
剩余油分布
主控因素
提高采收率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方式优选及注气提高采收率实验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剩余油
波及体积
氮气驱
提高采收率
塔河油田
中国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
缝洞型油藏
提高采收率方法
储集体描述
物理模拟
剩余油分布
流道调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途径
来源期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提高采收率影响因素 储集空间类型 塔河油田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采收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8,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
字数 41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中春 21 255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26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239)
二级引证文献  (197)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6(3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7(4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8(5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19(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20(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提高采收率影响因素
储集空间类型
塔河油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双月刊
1009-9603
37-1359/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聊城路3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22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