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探讨可能影响其检查结果的因素.方法:疑有消化道疾病但经胃镜、肠镜和腹部超声后均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37例,按年龄分为2组,其中≥70岁为高龄组(20例).对37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对可能影响胶囊内镜检查的因素如年龄、性别、腹部手术史、糖尿病史、是否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等做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37例患者经胶囊内镜检查后,明确诊断16例(43.2%);可疑诊断13例(35.1%);阴性病例8例(21.6%).总检出率为78.4%.胶囊内镜检出小肠克隆氏病1例,小肠腺癌1例,出血性空肠炎1例,升结肠癌1例,血管显露、血管发育不良26例,小肠炎症10例,小肠息肉11例.本研究中,高龄患者的食管内时间、胃内时间和小肠内时间较长,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例均无胶囊滞留体内,但有1例食管滞留和1例胃内滞留,且均发生在高龄组; 1例褐色肠液多影响观察,1例图像存在干扰影响观察.本研究有5例胶囊未进入结肠,视为未完成小肠检查,均发生在高龄患者中,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5,P=0.027),说明年龄对于小肠的检查有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腹部手术史、糖尿病史、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药物史等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怀疑小肠疾患而无检查禁忌的高龄患者,胶囊内镜可作为首选检查,因其具有安全、无痛苦、顺应性好等优点而易于被患者接受.但高龄患者的胃肠道活动减弱,食管和胃内滞留率增高,小肠通过时间延长,所以在胶囊内镜的检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可予增加胃肠蠕动的药物.
推荐文章
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胶囊内镜
慢性腹痛
小肠疾病
胶囊内镜在基层医院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消化道疾病
诊断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高龄患者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39
页数 分类号 R574.5
字数 24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12.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时宝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消化科 22 90 6.0 8.0
2 高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 36 77 4.0 7.0
3 黄继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消化科 19 120 6.0 10.0
4 曹海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消化科 4 45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高龄患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