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迁徙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每当一地战火燃起,或自然灾害肆虐,人们便暂离该地,迁徙他乡。但像1930年代至1940年代之间,因遭遇外敌入侵,中国高校整体迁徙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这样的大迁徙,对那些原本习惯了书斋生活的教授们来说,更是一种不可复制的人生经历。
推荐文章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抗战时期
宝鸡近代工业
工业发展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粮食亩产研究
抗战时期
晋绥边区
粮食亩产
抗战时期桂林学生抗战音乐活动
抗战时期
桂林学生
音乐运动
抗战时期重庆的园林建设
抗战时期
别墅团
园林建设
山水空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战时期高校迁徙与教授的词创作——以刘永济《诵帚词》为例
来源期刊 新文学评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高校 书斋 中国 外敌 教授 永济 生活 经历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6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I207.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剑亮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25 4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校
书斋
中国
外敌
教授
永济
生活
经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文学评论
季刊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