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口咽及鼻腔内真菌分离阳性率.方法 用无菌拭子采集口咽腔溃疡、白斑、口角炎等和咽颊区黏膜分泌物,鼻腔取下鼻甲黏膜或中鼻道黏膜分泌物,直接接种于1 mL沙堡弱液体培养基中.取该离心沉淀物作真菌直接镜检,并接种于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置37℃培养48 h后鉴定.如为丝状真菌,转种于察氏琼脂.25C培养1周后根据菌落形态结合镜下结构鉴定菌种.结果 94例HIV感染者在口咽腔中真菌培养阳性62例(66%),分离出65株真菌,在鼻腔中真菌培养阳性48例(51%),分离出57株真菌.结论 HIV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真菌机会性感染,口咽及鼻腔真菌的高寄居率是HIV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先兆症状,真菌菌种以白念珠菌比例为最高,口咽及鼻腔分别61%和33%.
推荐文章
CO2激光治疗口咽、鼻腔疾病360例临床研究
CO2激光
口咽、鼻腔疾病
治疗方法
有效率
老年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调查
老年患者
ICU
深部真菌感染
念珠菌
危险因素
HIV感染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例
HIV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研究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真菌感染
死亡
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IV感染患者口咽、鼻腔内真菌分离率的调查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HIV 口咽 鼻腔 真菌感染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1-213
页数 分类号 R446.53
字数 20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827.2012.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182 1091 17.0 24.0
2 章强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87 518 13.0 18.0
3 李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68 449 12.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IV
口咽
鼻腔
真菌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