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普通型外阴上皮内瘤变( uVIN)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在北京五洲妇儿医院门诊诊治的10例uVI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3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和性交疼痛.妇科检查见外阴斑片疣状突起,多位于会阴联合或小阴唇内侧.病变部位活检,病理诊断均为uVIN,有7例患者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对P16表达阳性.10例患者同时检测宫颈HPV,其中8例高危型HPV阳性,1例低危型HPV阳性,另1例阴性.有6例接受了外阴高频电熨治疗,1例行外阴切除术,2例阴道上药治疗宫颈HPV感染,1例未治疗失访.随访9例无复发和癌变.结论:uVIN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提高对年轻患者容易发生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的外阴病变的认识,积极正确地诊断uVIN,采用局部治疗,定期随访,预防复发,对于预防外阴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十分重要.
推荐文章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非上皮内瘤变临床效果分析31例
外阴非上皮内瘤变
聚焦超声
临床效果
聚焦超声与波姆光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86例疗效分析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
聚焦超声
波姆光
临床疗效
6例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临床病理观察
外阴上皮内瘤变
分化型
p53
预后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治疗进展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外阴硬化性苔癣
皮肤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普通型外阴上皮内瘤变10例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实用妇产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普通型外阴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组化染色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6-687
页数 分类号 R737.35
字数 19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946.2012.08.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回允中 41 246 9.0 14.0
2 赵彦 34 103 5.0 8.0
3 李蔚范 2 1 1.0 1.0
4 孙丽娟 3 1 1.0 1.0
5 陈菲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普通型外阴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组化染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
月刊
1003-6946
51-1145/R
大16开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62-4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6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906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