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肢体慢性缺血伴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再灌注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09年1月- 2010年12月,收治慢性缺血伴急性血栓形成患者59例67条肢体,按照血管重建术后是否发生无复流现象分为复流组(40例46条肢体)和无复流组(19例21条肢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时间、缺血程度、吸烟、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手术方式、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前列腺素I2(prostaglandin I2,PGI2)及血栓素A2 (thromboxane A2,TXA2)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时间、缺血程度、吸烟、糖尿病、PGI2和TXA2是发生无复流现象的高危因素,OR值(95%CI值)分别为7.196(1.679~27.960)、5.116 (1.399~109.338)、6.893 (3.704~2 291.003)、3.864(1.009~421.702)、7.985( 1.001~1.043)和7.643 (1.011~1.065).与复流组相比,术后无复流组中TXA2、FBG升高,PGI2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缺血程度和急性缺血时间是肢体慢性缺血伴急性血栓形成患者血管再通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合并吸烟、糖尿病患者是发生无复流现象的高危人群;术后无复流患者体内的血栓前状态更严重,前列腺素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推荐文章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再灌注损伤
肢体缺血
无复流现象
综述文献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无复流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肢体慢性缺血伴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缺血再灌注损伤 无复流现象 急性血栓形成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6-34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为 54 217 10.0 13.0
2 郝玉军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硬化闭塞症
缺血再灌注损伤
无复流现象
急性血栓形成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月刊
1002-1892
51-1372/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62-8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5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41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