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复流面积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Sham)组、手术(R/I)组和缺血后适应(IPC)组,每组各10只,制备AMI再灌注和缺血后适应的模型。采用心肌病理染色确定缺血区、无复流区及梗死区面积;分别于结扎冠脉前5 min、1 h末及再灌注2 h末,于颈动脉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 IPC组的无复流范围及梗死范围明显小于R/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前5 min各组血清中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1 h末及再灌注2 h末R/I组、IPC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扎1 h末IPC组与R/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再灌注2 h末IPC组与R/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可以减轻AMI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发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推荐文章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无复流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替罗非班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无复流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厄贝沙坦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局部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及无复流的影响
心肌梗死
再灌注
无复流现象
厄贝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
通脉颗粒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
无复流
再灌注
通脉颗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后适应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复流面积的影响磁
来源期刊 滨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心肌梗死 再灌注 心肌无复流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16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2.2
字数 29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会圃 58 170 7.0 10.0
2 高倩 2 1 1.0 1.0
3 任法鑫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后适应
心肌梗死
再灌注
心肌无复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滨州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9510
37-1184/R
大16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46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7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107
相关基金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eb.sdstc.gov.cn/html/2004/06/20040608093820-1.htm
项目类型:高新技术领域和学科发展前沿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