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椎动脉夹层所致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证实的椎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通过DSA诊断椎动脉夹层.其中临床表现为头痛者12例,其中枕部疼痛者7例;颈部疼痛者3例,其中颈强直2例;Wallenberg综合征9例,其中不全表现者6例;恶心呕吐9例;头晕8例;行走不稳4例.影像经DSA检查本组呈”串珠”征者15例;”双腔”征1例.诊断脑干梗死7例,其中延髓梗死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颅内未见病变6例.6例采取内科治疗,症状好转未再复发;9例采用介入治疗,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3个月至12个月复查未见复发.其中1例载瘤动脉闭塞者,术后即出现Wallenberg综合征,MRI提示延髓梗死,考虑影响小脑后下动脉(PICA)所致,予内科治疗后好转.结论:椎动脉夹层是引起后循环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之一,临床多表现为头痛、颈痛、头晕及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中以颈、枕部痛者多见.在DSA及CTA中主要表现为:”串珠”征;”线样”征;”玫瑰花”征;”双腔”征;也可形成假性动脉瘤或者完全闭塞.以”串珠”征多见.正确识别临床征像积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推荐文章
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
夹层
椎动脉
血管内治疗
支架
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介入
多样性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进展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介入治疗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载瘤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18例
椎动脉
动脉瘤,夹层
支架
栓塞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椎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探讨
来源期刊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椎动脉 夹层 脑干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3
字数 35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谷强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 4 25 3.0 4.0
2 张津 北京市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动脉
夹层
脑干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3-016X
43-1449/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9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