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基于溪洛渡特高拱坝的建设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支撑、三个支柱"的高拱坝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即以建设单位为项目管理中心,以科研和咨询单位(专家团队)为技术支撑,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为工程建设支柱,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根据项目管理目标,建立统一的溪洛渡拱坝三维数字平台,结合建设现场的实际情况,实时、在线、动态、个性化、智能化地研究大坝混凝土和大坝结构的真实性态,通过预警预报、动态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保证大坝建设质量和结构安全,实现特高拱坝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安全的监控和分析。经过近三年来的工程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和集成了项目各方资源,达到了预防为先、实时导向的效果,确保了项目目标的实现,可供国内外同类高坝建设项目管理借鉴。
推荐文章
特高拱坝建设科研模式创新与实践——兼论科研工作在溪洛渡拱坝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
水电工程
无裂缝特高拱坝
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科研模式
溪洛渡水电站
动态科研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与实践
大型水电工程
智能化建设
温控防裂
低热水泥
绿色水电
建设管理创新
溪洛渡特高拱坝混凝土保温技术研究与应用
水电工程
特高拱坝
表面保温
保温材料
仿真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溪洛渡特高拱坝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
来源期刊 水力发电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管理模式 资源集成 关系人管理 特高拱坝 溪洛渡水电工程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8-293
页数 分类号 TV5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启祥 57 396 11.0 17.0
2 周绍武 33 336 11.0 16.0
3 汪志林 12 71 4.0 8.0
4 洪文浩 3 2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12)
二级引证文献  (20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6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9(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1)
202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管理模式
资源集成
关系人管理
特高拱坝
溪洛渡水电工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力发电学报
月刊
1003-1243
11-2241/TV
小16开
中国北京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6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71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