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不同年龄组食管动力参数正常值及测定方法.方法 应用气液压毛细灌注系统测定3个不同年龄组(Ⅰ组18~39岁,Ⅱ组40~59岁,Ⅲ组≥60岁)健康志愿者食管动力参数.同时观察本测定方法对下食管括约肌(LES)检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果 实际入组162名,Ⅰ组62名,Ⅱ组73名,Ⅲ组27名.三组间下食管括约肌长度(LESL)、呼气末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LESP平均值、残余压、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率(LES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吸气末LESP为(28.98±1.11) mmHg,明显低于Ⅲ组[(34.35±1.96)mmHg,P<0.05].Ⅰ组跨膈压为(9.55±0.62) mmHg,明显低于Ⅱ组[(13.05±0.76) mmHg,P<0.05].三组食管体部远端和近端收缩波幅和时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上食管括约肌压力( UESP)明显低于Ⅰ组、Ⅱ组(P<0.05).重复性比较,Ⅰ组、Ⅱ组第2次呼气末LESP明显高于第1次(P<0.05).远端食管蠕动收缩波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近端食管蠕动收缩波幅女性与男性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得到不同年龄组食管动力参数的正常值.LES的动力参数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食管体部蠕动收缩能力在40~59岁年龄组最强.老年人UESP明显下降.检测前让受试者有足够的适应时间,有利于得到准确、可靠的LES的动力参数.
推荐文章
MDT测压模块影响因素分析及应用
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仪器
井眼环境
钻井液体系
储层物性
测前设计
不同食团和吞咽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测压结果的影响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固体吞咽
连续吞咽
测压参数
无效食管动力
食管测压对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糖尿病
食管测压
植物神经病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健康人食管测压及影响因素多中心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食管括约肌,下段 年龄因素 食管胃接合处 测压法 蠕动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8
页数 分类号 R322.43
字数 42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2.01.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75)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管括约肌,下段
年龄因素
食管胃接合处
测压法
蠕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消化杂志
月刊
0254-1432
31-1367/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29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777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