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多种诱导剂测量血小板聚集率,观察对比剂与血小板聚集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作用机制,进一步指导临床选择药物.方法:选择患者22例,年龄14~64岁.静脉注射离子型对比剂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30 mL,在注射对比剂前(Time1)、10 min后(Time 2)、20 min后(Time 3)抽取静脉血n5 mL,分别采用肾上腺素、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花生四烯酸通道的检测中发现,Time 1血小板聚集率最低,Time 2血小板聚集率最高,Time3血小板聚集率有所降低,但仍高于Time 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Time 1与Time 2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ime 1与Time 3、Tine 2与Time 3比较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肾上腺素通道的检测结果表明,Time 1血小板聚集率最低,Time 2达到最高,Time 3血小板聚集率有所降低,但仍高于Time 1,但3组之间比较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腺苷二磷酸为诱导剂的血小板聚集率检测中,Time 2血小板聚集率最低,Time 3血小板聚集率最高,但3组之间比较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离子型对比剂泛影葡胺通过花生四烯酸途径促进血小板聚集.
推荐文章
六肽对犬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六肽
血小板聚集
二磷酸腺苷
亚低温对大鼠急性脑损伤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亚低温
脑损伤
血小板聚集功能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离子型对比剂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的探讨
来源期刊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离子型对比剂 泛影葡胺 诱导剂 血小板聚集率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23
页数 分类号 R554
字数 20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147.2012.0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强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离子型对比剂
泛影葡胺
诱导剂
血小板聚集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147
12-1259/R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气象台路22号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3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