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全血标本中WBC对RBC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检测的影响,规范G6PD测定标本的前处理过程.方法 选择2010年9月8日至10月27日因高胆红素血症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新生儿49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全血样本4 mL,平均分为2份,分别按照是否洗涤WBC分为洗涤组(n=49)和未洗涤组(n=49).采用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两组血样的RBC G6PD活性,WBC G6PD活性以及RBC溶血液中的WBC含量,并根据检测结果考察血样中WBC G6PD活性对RBC G6PD活性测定的影响(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未洗涤组血样的RBC G6PD活性中位数[1096 U/L,(137~2512)U/L]明显高于洗涤组为[861 U/L,(94~2357)U/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93,P<0.01);两组RBC G6PD活性呈正相关关系性(r=0.963,P<0.01).将RBC G6PD纳入回归方程:y=0.895x-83.365,y为洗涤组RBC G6PD的原始结果,x为未洗涤组RBC G6PD的原始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洗涤WBC前、后,RBC G6PD活性的偏回归值(b)分别为0.895与-83.365,相关关系密切(r2=0.927,df=47,F=592.797;P<0.01).结论 全血标本中WBC的存在,使RBC G6PD活性检测值偏高,可能造成处于临界值的G6PD缺乏症漏检.临床进行血液标本RBC G6PD活性测定时,应尽可能清除WBC,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