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其中湿性AMD对视力的威胁更为严重,其主要病理特征是黄斑区脉络膜的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发病和新生血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湿性AMD的物理治疗方法较多,但均无法改善患者的视力,近年来拮抗VEGF作用的药物疗法成为湿性AMD治疗的新途径.抗VEGF单克隆抗体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药物,能够消除新生血管,改善患者视力.针对VEGF其他环节的药物,如VEGF捕获剂、小分子干扰RNA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正处于试验阶段,其治疗效果值得期待.由于这些药物均为抗VEGF的制剂,因此充分了解VEGF在湿性AMD发病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合理使用这些药物.
推荐文章
新型多靶点抗VEGF融合蛋白Conbercept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康柏西普
雷珠单抗
医疗费用
随访
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抗VEGF药物研究进展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抗VEGF治疗
研究进展
抗VEGF药物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应用进展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凉血化瘀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
湿性年龄相关性性黄斑变性
凉血化瘀方
康柏西普注射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VEGF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看抗VEGF药物治疗
来源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9-292
页数 分类号 R9
字数 42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2.04.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月刊
2095-0160
11-5989/R
大16开
郑州市纬五路7号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院内
36-1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1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289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