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人物个体"未完成性"的认识是巴赫金小说理论的发端和基点,其特征表现为性格的分裂性、思考的主体性、语言的对话性,由此进而引发出他对作品复调式构建方式的强调,以及小说体裁的狂欢化的认识。作为巴赫金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未完成性"是考察由它串连起来的巴赫金对作品人物的解读、对小说结构和小说体裁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未完成性”与巴赫金的小说理论
来源期刊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未完成性 巴赫金 小说理论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I054
字数 52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374.2012.03.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畅 吉林大学文学院 40 92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未完成性
巴赫金
小说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674-1374
22-1382/TK
大16开
长春市延安大街2055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5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2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