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低阻油层在王集油田分布广泛,由于油层与水层的电阻率对比度低,给测井解释带来了一定难度。以岩心实验和地层水分析等资料为基础,对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储层孔隙结构、薄层发育及钻井液侵入作用是导致油层低阻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针对该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3种识别方法,即交会法、感应与侧向联合法和侵入因子法。实践表明,这些解释方法对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和评价效果较好。
推荐文章
东营凹陷B649块高侵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技术
东营凹陷B649块
高侵低阻油层
双自然电位
双视地层水电阻率
可动水
低阻环带
人工神经网络在闵北断块低阻油层识别上的应用
低阻油层
人工神经网络
闵北断块
BP
苏北盆地
南海西部油区低阻油层识别与定量评价
低阻油层
多矿物模型
流体识别
粘土矿物
核磁共振
南海西部油区
复杂断块油藏低阻油层的一种分析方法
断块油藏
低电阻率
测井分析
可动水饱和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断块低阻油层测井识别与评价
来源期刊 岩性油气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油水层识别 测井解释 孔隙结构 地层水矿化度 钻井液侵入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1
字数 424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军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73 383 11.0 17.0
2 王博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6 55 5.0 7.0
3 王淼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 37 3.0 5.0
4 杨东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34 2.0 4.0
5 刘淑侠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6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阻油层
油水层识别
测井解释
孔隙结构
地层水矿化度
钻井液侵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性油气藏
双月刊
1673-8926
62-1195/TE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535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07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