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亚硫酸盐蔗渣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底物浓度、外源添加物种类和浓度对纤维素酶解工艺的影响以及PEG6000强化酶解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用量15 FPIU/g(以绝干纤维素计,下同)、β-葡萄糖苷酶用量30 CBU/g,纤维素质量浓度80 g/L条件下水解48 h,葡萄糖质量浓度达72.51 g/L,葡萄糖得率、纤维素酶解得率和总糖得率达81.58%、86.79%和84.23%.PEG6000可有效强化酶解,添加量为2g/L时,水解48 h葡萄糖质量浓度可升至78.54 g/L,葡萄糖得率、纤维素酶解得率和总糖得率达88.36%、95.02%和92.54%.添加2g/L的PEG6000使纤维素酶Celluclast 1.5 L滤纸酶活力提高到原酶活力的117.33%;同时50℃,pH值4.8,保温48 h,残余酶活力同比增加38.99%.
推荐文章
亚硫酸盐预处理对蔗渣酶水解效率的影响
中性亚硫酸盐预处理
葡萄糖回收率
酶水解
H因子
亚硫酸钠
亚硫酸盐失效原因及防止方法的研究
亚硫酸盐
氧腐蚀
自动氧化
弱碱性亚硫酸盐预处理甘蔗渣过程中脱木素规律
蔗渣
亚硫酸盐
预处理
脱木素
高铁酸盐-亚硫酸盐体系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阿特拉津
高铁酸盐
亚硫酸盐
氧化
活化
自由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硫酸盐蔗渣浆酶解工艺及外源物辅助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林产化学与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甘蔗浆 酶水解 外源添加物 PEG6000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2
页数 分类号 TQ35
字数 39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欧阳嘉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59 418 12.0 17.0
2 李鑫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52 261 9.0 13.0
3 蔡聪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3 58 3.0 3.0
4 刘宝田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 4 1.0 2.0
5 冯萌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蔗浆
酶水解
外源添加物
PEG600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产化学与工业
双月刊
0253-2417
32-1149/S
大16开
江苏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
28-5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04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