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 GERD)患者夜间酸突破(NAB)与食管酸暴露的关系.方法 将45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给予雷贝拉唑钠10 mg早晚各1次口服,试验组(24例)治疗同对照组外晚间睡前另加服雷尼替丁150 mg,疗程共7d.两组治疗前后行24h食管、胃pH监测,及反流诊断问卷评分(RDQ),并进行比较.结果 加服雷尼替丁组夜间酸突破的发生率为20.83%,单用雷贝拉唑钠组为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夜间食管pH <4的中位时间百分比及RD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酸暴露和食管反流症状的控制不依赖于夜间酸突破的缓解,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管动力异常的改善.
推荐文章
夜间酸突破与食管下段酸暴露的相互关系
夜间酸突破
食管下段酸暴露
十二指肠溃疡
夜间酸突破与食管酸暴露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附30例检测报告
食管酸暴露
夜间酸突破
胃食管反流病
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动力功能
胃食管反流病
无效食管运动
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
远端食管酸暴露
从湿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
吐酸
食管瘅
化湿
燥湿
收湿
祛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食管反流病夜间酸突破与食管酸暴露的关系探讨
来源期刊 临床消化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夜间酸突破 食管酸暴露 雷贝拉唑钠 雷尼替丁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2,166
页数 分类号 R571|R573
字数 18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1cxh.j.issn.1005-541X.2012.03.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涂铭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医院消化内科 5 34 3.0 5.0
2 王炘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医院消化内科 14 98 5.0 9.0
3 詹志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医院消化内科 20 111 6.0 10.0
4 郑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医院消化内科 5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食管反流病
夜间酸突破
食管酸暴露
雷贝拉唑钠
雷尼替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消化病杂志
双月刊
1005-541X
42-1315/R
大16开
汉口解放大道1277号
38-11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1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