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柴油为污染物,通过一维砂柱实验模拟油污土壤中柴油去除过程,从油水界面张力(IFT)角度分析溶液pH、淋滤速度和表面活性物质对除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油水接触时间、升高或降低蒸馏水pH值均使油水界面张力下降,低淋滤速度下单位孔隙体积水中石油浓度较大,而水溶液pH的变化对除油效果影响不明显。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乙醇使油水界面张力显著下降,因此表面活性物质的除油效率明显高于蒸馏水,乙醇溶液的除油效率随着体积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从石油释放动力学方程计算的柴油累积释放量看,50%乙醇除油效率最高,8 mmol/L SDS溶液次之,在淋洗初期柴油去除效果最为明显,而在中期和后期除油率增加幅度逐渐减小。
推荐文章
强化生物通风修复柴油污染土壤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
柴油
生物通风
影响因素
正交实验
氮营养对两种红树植物根际去除柴油污染的影响
秋茄
桐花树
根际
柴油去除
氮营养
油污土壤的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油污土壤
生物处理技术
微生物降解
影响因素
调控方法
改良剂对柴油污染土壤中黑麦草生理代谢的调节
黑麦草
柴油污染土壤
抗氧化酶
叶绿素
植物修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污土壤中柴油去除的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油污土壤 界面张力 pH 淋滤速度 表面活性物质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7-2421
页数 分类号 X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艳飞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5 163 7.0 11.0
2 郑西来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8 2125 25.0 34.0
3 冯雪冬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1 86 5.0 8.0
4 卢杰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4 249 11.0 13.0
5 李梦红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5 292 12.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污土壤
界面张力
pH
淋滤速度
表面活性物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