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压裂返排废液具有高COD值、高稳定性、高黏度等特征,处理达标难度较大.为此,以大牛地气田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预氧化步骤,最终确定了“预氧化混凝—催化氧化—吸附”的处理工艺.重点研制了压裂废液氧化处理的催化剂(Cu-C催化剂),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条件.重点考察了催化氧化处理工艺条件,即在pH值为6,氧化剂(ClO2)投加量为2 g/L,催化剂投加量为0.6%(质量/体积)的条件下,COD值降至164mg/L,进一步吸附处理后COD值降至97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要求,处理成本为73.15元/m3.该处理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大牛地气田液氮伴注效果分析及优化研究
低渗透气藏
水力压裂
启动压力
液氮伴注比例
自然喷通率
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复合氧化处理技术实验研究
压裂返排液
芬顿氧化
复合氧化
吸附
催化氧化复合生物技术处理油气田压裂返排液
压裂返排液
催化氧化
生物处理
COD去除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牛地气田压裂返排废液催化氧化联合处理实验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压裂废液 达标处理 预氧化 混凝 催化氧化 吸附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安全环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6
页数 分类号 TF526.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2.03.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明燕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3 335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压裂废液
达标处理
预氧化
混凝
催化氧化
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