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油气田环境保护       
摘要:
针对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难度大的问题,以四川某气田井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质特征和治理技术现状的分析,提出催化氧化复合生物处理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压裂返排液COD去除效果明显,最终出水COD浓度均降至100 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98%以上;G-BAF生化系统进水盐度在0.5%~5%时,系统适应性非常好,有机物去除率达93%以上;当盐度提高到8%时,有机物去除率仍能保持在84%左右,G-BAF生化系统适合高盐度压裂返排液的处理;压裂返排液出水主要污染指标COD浓度、氨氮浓度、SS浓度、pH值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出水可用于油田及污水处理站设备清洁、钻井岩屑清洗等,实现废水综合利用.
推荐文章
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油气田
压裂返排液
回注
回用
东北油气田压裂液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
重复利用
非交联
返排液处理
水质分析
性能评价
微波诱导催化技术处理压裂返排液的研究
微波
催化氧化
压裂返排液
COD
高级氧化技术在压裂返排液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高级氧化技术
油田压裂返排液
深度处理
COD去除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催化氧化复合生物技术处理油气田压裂返排液
来源期刊 油气田环境保护 学科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催化氧化 生物处理 COD去除率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158.2017.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太亮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3 451 12.0 16.0
2 罗平凯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6 1.0 2.0
4 宋佳 5 15 2.0 3.0
5 喻璐 3 12 2.0 3.0
8 欧辉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2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9)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裂返排液
催化氧化
生物处理
COD去除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田环境保护
双月刊
1005-3158
11-3369/X
大16开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黄河北街1号院1号楼612
1991-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249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