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NaOH调节体系的pH值,通过改变造孔剂柠檬酸的加入量,制备了一系列新型介孔硅铝酸盐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N2吸附-脱附等进行表征,同时分析了不同柠檬酸加入量对材料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材料具有蠕虫状内交联的介孔结构,具有较强的酸性;柠檬酸与铝物质的量比为13的样品在苯酚与叔丁醇烷基化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2,4-二叔丁基苯酚(2,4-DTBP)的选择性;较高的苯酚转化率和对2,4-DTBP的选择性主要归因于催化剂较强的酸性和较大的介孔孔径.
推荐文章
铬锆掺杂磷酸铝介孔材料低热固相合成及表征
锆铬磷酸铝
磷酸铝铬
介孔材料
固相合成
表征
新型介孔有机硅高沸物裂解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活性
氨丙基改性
介孔分子筛
有机硅高沸物
催化裂解
铌掺杂介孔氧化锆复合催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介孔氧化锆
铌掺杂
合成
酸性
改性介孔硅负载铂催化合成农用增效剂
催化
二氧化硅
壳聚糖
合成
农用增效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介孔硅铝酸盐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催化应用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介孔硅铝酸盐 柠檬酸 烷基化反应 苯酚叔丁基化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2-1256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11
字数 275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玲 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5 170 7.0 9.0
2 刘宗瑞 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7 320 10.0 13.0
3 王晓磊 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15 2.0 3.0
4 美春 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 8 1.0 2.0
5 包呼和牧区乐 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9 20 3.0 4.0
6 马媛媛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介孔硅铝酸盐
柠檬酸
烷基化反应
苯酚叔丁基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双月刊
1671-5489
22-1340/O
大16开
长春市南湖大路5372号
12-1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43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