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采用染毒→清除→二次染毒实验,研究了B[a]P对栉孔扇贝组织解毒代谢酶活力和DNA损伤的影响,筛选了栉孔扇贝在B[a]P胁迫下的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B[a]P对栉孔扇贝鳃丝、消化盲囊芳烃羟化酶(AHH)、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GSH)及DNA损伤影响显著(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在一次染毒(0-15d)期间,除0.05 μg/L B[a]P处理组鳃丝AHH活力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处理组组织AHH活力均被显著诱导,于15d时达到最大值,GST活力和GSH含量则呈逐渐下降趋势,5d时达到最小值,之后趋于稳定;而组织DNA链断裂(F值)基本呈下降趋势,DNA-蛋白质交联(DPC值)呈逐渐升高,至15d时分别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在清除(15-45d)阶段,各处理组组织AHH活力逐渐下降,GST活力和GSH含量则逐渐升高,在25-40d时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各处理组组织F值和低浓度处理组(0.05、0.5 μg/L)DPC值分别呈逐渐升高和下降趋势,于35-40d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而高浓度处理组(5、10 μg/L)DPC值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在二次染毒(45-60d)期间,除鳃丝AHH活力在50d时达到最大值外,其他指标变化趋势与一次染毒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栉孔扇贝在B[a]P胁迫下组织解毒代谢酶活力和DNA损伤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性和稳定性,依据相关性分析,提出以鳃丝AHH活力和消化盲囊GST活力为防御型生物标志物,鳃丝、消化盲囊DPC值为损伤型生物标志物,并将AHH、GST活力和DPC值整合作为B[a]P毒性评定的组合型生物标志物,全面评价PAHs的污染毒性.
推荐文章
苯并(a)芘对栉孔扇贝血细胞损伤与凋亡的研究
B[α]P
栉孔扇贝
血细胞
活性氧
损伤
凋亡
生物标志物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
生物标志物
污染物
环境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栉孔扇贝在B[a]P胁迫下生物标志物筛选的研究
来源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苯并(a)芘 栉孔扇贝 解毒代谢酶 DNA损伤 生物标志物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9-306
页数 分类号 X835
字数 59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35.2012.0029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娜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 92 6.0 9.0
2 王静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3 350 10.0 17.0
3 潘鲁青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2 1937 24.0 3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1)
共引文献  (187)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90)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并(a)芘
栉孔扇贝
解毒代谢酶
DNA损伤
生物标志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生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0-3207
42-1230/Q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水生所 (武昌东湖南路7号)
82-32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45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