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更为简单、便捷、成功率高的兔心脏骤停模型.[方法]经食道插入食道调搏电极至心脏水平,在心前区心搏最明显处皮下插入针灸针形成电流回路,用恒定35mA交流电诱发心脏骤停,无干预观察5 min后进行心肺复苏.分别记录15只新西兰大白兔达到心脏骤停标准的时间、停止刺激时的心律、复苏开始前的心律、心肺复苏时间、除颤次数、给药次数、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后机械通气时间、自主循环恢复后生存时间及72h生存率.[结果]本实验中的15只兔全部诱发心脏骤停成功.从有效电刺激开始到成功诱发心脏骤停的时间为(26±10)s.电刺激结束时室颤发生率为100%(15/15),无心脏停搏及无脉性电活动发生,在无干预观察期内无自动复律现象.在心肺复苏开始时心电图表现为室颤的比例为73.3%(11/15),无脉性电活动的比例为26.7%(4/15).心肺复苏用时(200±136)s,除颤次数(1.00±0.76)次,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次数(2.40±1.12)次,自主循环恢复率93.3%(14/15),自主循环恢复后机械通气时间(40±17)min.自主循环恢复后0~6h死亡率为6.7%(1/15),6~ 24h内死亡率60(9/15),24~72h时存活率为26.6%(4/15).[结论]经食道-胸壁定流电刺激方式诱发兔心脏骤停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复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研究心肺脑复苏的模型.
推荐文章
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体会
心脏骤停
抢救
体会
失血性心脏骤停兔模型的构建
失血
心脏骤停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模型的建立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术
大鼠
模型
心脏骤停患者早期复苏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干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食道-胸壁电刺激建立兔心脏骤停模型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电刺激 室颤 动物模型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5-250
页数 分类号 R-332
字数 49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宇斌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82 491 11.0 15.0
2 廖晓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149 839 14.0 21.0
3 熊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59 378 10.0 16.0
4 黄国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6 53 4.0 6.0
5 詹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13 57 5.0 7.0
6 文明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3 36 3.0 3.0
7 李颖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10 74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电刺激
室颤
动物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