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掌握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措施效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吉林省大骨节病控制及监测水平.方法 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选取的4个监测县中各选4个病区村为监测点.临床检查监测点7~ 16岁的全部儿童患病情况,7~ 12岁儿童右手X线阳性检查及13 ~ 16岁临床诊断Ⅰ度及以上病人X线检查.同时收集该病区县、乡、村的相关基本资料.结果 吉林省共16个监测点.16个监测点临床共检查1 262人,检出临床Ⅰ度病人6例,6例临床患者经X线拍片诊断全部排除.7 ~ 12岁儿童X线拍片873人,确诊X线阳性7例,均为单纯干骺端改变,平均X线检出率为0.8%,未检出骨端和三联征患者.全省X线检出率没有超过10%的病区村,检出率均在5%以下.在防治措施落实方面,4个病区县近3年没有供应硒碘盐(或口服硒片),未实施病区村搬迁及异地育人.松源市前郭县、延边州安图县、通化梅河口市实行了退耕还林(草).4个病区县病区村全部实施非国家统一的换粮方式(市场外购),受益人口85.09万人.在监测的4个病区县16个病区村中,居民主食主要为大米,其中10个病区村购食外地粮食比例超过50%.结论 吉林省自实行以改水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病情开始下降.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以食大米为主,且食用外购粮的比例较高;此外,饮水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肉、蛋等副食种类增加也提高了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处于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