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制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丹七有效部位丸芯,再以雅克宜(R) 93F肠溶包衣材料对载药丸芯进行包衣,以粉体学指标与体外释药性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微丸质量和包衣效率.结果 制得的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圆整度佳、收率高,在0.1 mol/L HC1中2h内累积释放度小于5%,在磷酸盐缓冲液中(pH =6.8)2 h内累积释放85%以上.结论 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制得的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抗酸性好,具备较理想的肠溶特征,避免了丹酚酸和三七总皂苷类成分在胃液中的降解.
推荐文章
挤出滚圆-流化床包衣法制备麦冬皂苷肠溶微丸
麦冬皂苷肠溶微丸
挤出滚圆
流化床包衣
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多西环素肠溶微丸
多西环素
盐酸
挤出滚圆法
微丸
体外释放度
挤出-滚圆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硫普罗宁肠溶微丸的研究
硫普罗宁
挤出-滚圆
微丸
流化床包衣
体外释放度
挤出-滚圆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微丸
盐酸二甲双胍
肠溶微丸
挤出-滚圆法
流化床包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挤出滚圆法和空气悬浮包衣法制备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
来源期刊 广东药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溶微丸 挤出滚圆法 空气悬浮包衣法 有效部位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药剂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21
页数 分类号 R944
字数 56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783.2012.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志强 11 67 4.0 8.0
2 王洛临 42 143 6.0 9.0
3 杜建平 12 48 3.0 6.0
4 施之琪 19 61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5)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溶微丸
挤出滚圆法
空气悬浮包衣法
有效部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783
44-1733/R
大16开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
46-14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