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负载氯化亚铜为催化剂,研究了苯乙烯和四氯化碳加成反应的动力学,为工业反应过程的开发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本实验条件下,催化剂的粒径为10-8~10-7m,内扩散影响可以忽略.当搅拌速度大于210 r·min-1时,外扩散影响基本消除,反应进入动力学控制区.系统地测定了65~75℃下的反应动力学数据.依据自由基加成反应机理和单活性位吸附的假设,建立了动力学模型,-rA=K[CA] [CB]+k1[CB].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计算得到其控制步骤—解离吸附的反应活化能为1.11×103kJ·mol-1.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在实验范围内可信度较高.
推荐文章
苯乙烯和四氯化碳合成肉桂酸
加成反应
水解
1,3,3,3-四氯丙基苯
肉桂酸
钯催化一氧化碳、四氯化碳和1-辛烯的加成反应
钯催化
加成反应
吡啶
一氧化碳
废水中四氯化碳的碱性水解脱氯研究
四氯化碳
碱性水解
废水处理
1,1,1,3-四氯丙烷合成的反应动力学
调聚反应
1,1,1,3-四氯丙烷
四氯化碳
乙烯
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乙烯和四氯化碳加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苯乙烯 四氯化碳 反应动力学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反应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459
页数 分类号 TQ245.12|TQ203.7
字数 491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项斌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27 125 6.0 10.0
2 高扬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4 10 2.0 3.0
3 史津晖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4 17 2.0 4.0
4 何敏焕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3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乙烯
四氯化碳
反应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