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SSI可增加胃肠外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患者、经治医生和医院环境均有发生SSI的风险因素.在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轻脏器功能障碍和合理控制血糖的同时,针对我国外科实践,急需改进并推广的预防措施包括:术前剪除手术野毛发;术前0.5~2 h内使用预防性针对切口致病菌的抗感染药物;术中使用接近体温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使用可吸收缝线或抗菌的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切口皮下各层;少放引流物并及时拔除引流物.综合患者症状、体征、血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检测可早期诊断SSI,腹部CT有助于诊断腹腔深部和后腹膜感染.针对SSI中的浅层与深层切口感染,应采用逐层清创的原则;对腹腔和后腹膜深层感染或危重患者,可采用B超或CT引导下的经皮脓肿穿刺引流;对腹腔感染范围较为广泛的患者可适时再次开腹,开腹手术应贯彻损伤控制的理念,达到控制感染源和通畅引流的目的即可,避免损伤肠管;应在抗感染药物使用前获得相应的脓液标本送细菌培养,以指导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推荐文章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胃肠外科
围手术期
感染
预防
治疗
胰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胰腺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病原菌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围手术期
胃肠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预防
治疗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胃肠外科
围手术期
手术部位感染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来源期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预防 诊断 治疗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3-536
页数 分类号 R619.3
字数 40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74.2012.06.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05)
二级引证文献  (59)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肠道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预防
诊断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月刊
1671-0274
44-1530/R
16开
广州市员村二横路26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
46-185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70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