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儿童戈谢病(Gaucher disease,GD)治疗前后脊柱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方法 30例确诊的GD患儿,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岁,平均年龄11.2±4.1岁,其中5例进行脾脏切除.在规范酶替代治疗和治疗9 月后在常规随访CT扫描时,同时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定T12-L4间无明显变形及病理性骨折的椎体骨密度,取各椎体平均骨密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患儿骨密度变化.结果 30例患儿治疗前椎体平均骨密度值176.2±20.0 mg/cm3,治疗9月后平均骨密度值为197.8±18.1 mg/cm3,较治疗前椎体骨密度平均升高12.3%(P<0.01);其中5例脾切除患儿治疗前后平均骨密度值分别为163.7±5.7 mg/cm3和190.3±5.2 mg/cm3,椎体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 13.8%.结论 使用QCT骨密度测量技术可以精确敏感的评估患儿骨密度情况及治疗疗效的反应,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螺旋CT骨密度测定对种植前牙槽骨骨质的评价
多层螺旋CT
颌骨
骨密度
相对灰度值
婴儿戈谢病一例
戈谢病
婴儿
葡萄糖脑苷脂酶
戈谢细胞
基因突变
攀枝花地区290例绝经前后妇女骨密度测定分析
攀枝花地区
绝经前后妇女
骨密度
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临床儿科中的应用
定量超声骨密度
测定
临床儿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戈谢病脊柱定量CT骨密度测定随访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戈谢病 骨质稀疏 儿童 定量CT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QCT骨密度测量相关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4-98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3.2|R815
字数 31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108.2012.11.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戈谢病
骨质稀疏
儿童
定量C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月刊
1006-7108
11-3701/R
大16开
北京望京西园三区325楼丙单元601
82-198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00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