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清肠化湿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60例轻、中度初发或复发型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患者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清肠化湿方(由黄连6 g 黄芩10 g 白头翁10 g 煨木香10 g 炒当归10 g 炒白芍20 g 肉桂3 g 生甘草6 g组成)口服,每日1剂,煎两次,共得300 mL,分两次服用,并根据病情变化情况随证加减,配合灌肠方(由黄柏30 g 苦参10 g 地榆30 g 白及9 g 三七粉3 g 锡类散1.5 g组成)灌肠,煎两次,混合浓缩至120 mL,每晚睡前灌肠,每连续12天后停灌2天;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 (0.25 g/片)口服,每次1 g,每日4次.两组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肠镜及病理疗效、缓解率,并监测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结束时,试验组对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肠镜及病理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黏膜愈合率(分别为50.0%及43.3%)、缓解率(分别为36.7%、3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仅对照组发生ALT轻度升高1例.结论 清肠化湿方治疗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是有效而安全的,而且对症状的改善优于美沙拉嗪.
推荐文章
清肠化湿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疗效观察
清肠化湿方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内蕴证
中医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
栀黄散烫疗辅助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结肠炎
溃疡性
湿热内蕴型
烫疗
栀黄散
柳氮磺吡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肠化湿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湿热内蕴证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清肠化湿方 溃疡性结肠炎 活动期 湿热内蕴证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8-160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49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01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97)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肠化湿方
溃疡性结肠炎
活动期
湿热内蕴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003-5370
11-2787/R
大16开
北京西苑操场1号
2-5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3
总下载数(次)
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