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骨骼自修复理论认为外荷载是骨骼重建的直接刺激源.本文介绍了骨缺损自修复过程的实验观测方法及相关观测结果.首先对兔子股骨开孔以破坏骨的连续性,建立骨缺损模型,然后利用CT扫描提取股骨数据,并用MIMICS软件来观测分析骨缺损后由生长因子引起的自修复过程,最后建立骨质体积变化关系,为仿生拓扑优化方法引入自修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条件下青年兔骨缺损部位各层骨质的修复比成年兔快得多,并且修复过程中软质骨与硬质骨体积变化之间存在着按一增一减的比例交叉变化的特性.
推荐文章
皮质骨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作用的组织学观察
骨缺损修复
皮质骨
哈佛氏系统
骨缺损修复过程中TGF-β2基因的PCR定量动态分析
骨缺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聚合酶链反应
基于数值模拟的栓塞修复过程中AE信号分析
数值模拟
木质部
栓塞修复
AE信号
实验性股骨头骨缺损修复过程的生物力学研究
股骨头坏死
骨缺损
动物模型
生物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缺损自修复过程中骨质体积变化规律分析
来源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骨缺损 自修复 软质骨 硬质骨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2-686
页数 5页 分类号 Q-3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缺损
自修复
软质骨
硬质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515
51-1258/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候区外南国学巷37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6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0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3730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