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影像学研究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最佳进钉点及进钉方向,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颈椎CT扫描、无明显下颈椎畸形的完整影像学资料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8~83岁,平均58.5岁.在椎弓根水平轴位像上,分别测量C3-C7前路下颈椎椎弓根轴线的外倾角(α)、椎体前缘经椎弓根中轴线到侧块后缘的距离(AL);将椎体前缘等分为4个区,从所测量的椎弓根对侧开始记为1~4区,记录椎弓根轴线与椎体前缘交点所在的区域.在椎弓根矢状轴位像上,分别测量C3-C7椎弓根轴线的头倾或尾倾角(β)、椎体前缘经椎弓根中轴线到侧块后缘的距离(SL:sagittal length);将椎体前缘等分为4个区,从椎体上缘开始分别记为1~4区,记录椎弓根轴线与椎体前缘交点所在的区域.将上述资料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最佳进钉点及进钉方向.并据此模拟置入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结果:下颈椎水平轴位像上前路椎弓根外倾角在38°~45°,C3-C5逐渐增大,C5-C7逐渐减小;下颈椎矢状轴位像上,C3、C4前路椎弓根为头倾,C5基本水平,C6、C7为尾倾.C3-C5头倾角逐渐减小,C5-C7尾倾角逐渐增大.AL及SL从C3到C7呈现逐渐增加趋势.下颈椎椎弓根水平轴位像上,C3、C4及C5多数交点在2区内,C6在2区与3区内的数目基本相同,而C7则多数位于3区内.下颈椎椎弓根矢状轴位像上,C3、C4及C5多数交点在1区内,C6在1区与2区内的数目基本相同,而C7则多数位于2区.下颈椎椎弓根水平轴位像上交点在1区和4区的个数极少;而矢状轴位像上交点在3区及4区的个数极少.根据研究结果在临床上行3例共6枚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均取得成功,未见并发症.结论: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最佳进钉点C3、C4、C5多数位于中线略偏向拟置钉椎弓根的对侧、椎体的上1/4区域内;而在C7则多数位于中线略偏向拟置钉椎弓根的同侧、椎体的上2/4区域内,C6位于两者间.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最佳进钉方向在水平轴位上为外倾38°~45°,C3-C5逐渐增大,C5-C7逐渐减小;而在矢状轴位像上,C3、C4为头倾5°~10°,C5水平,C6、C7为尾倾5°~10°.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是一项可行的前路内固定技术.
推荐文章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
颈椎
内固定器
综述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置钉技术
脊柱颈胸段前路椎弓根置钉的影像解剖学
颈胸段
前路椎弓根螺钉
影像解剖学
椎弓根螺钉置钉深度在胸腰椎骨折矢状面重建中的生物力学作用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生物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最佳进钉点和进钉方向的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运用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关键词 颈椎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骨折固定术,内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0-103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9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12.1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荣明 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 216 1803 20.0 23.0
2 马维虎 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 188 1400 19.0 22.0
3 赵刘军 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 76 930 13.0 28.0
4 蒋伟宇 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 54 353 11.0 15.0
5 华群 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 13 105 5.0 10.0
6 朱彦召 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 3 2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0)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88)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3)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骨折固定术,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