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手足口病中西医治疗规律.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治疗手足口病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数据集中证候、症状、中药,以及中成药和西药联用规律.这些结果通过一维频次及构建网络图进行展示.结果 手足口病的证候多与热、湿、毒因素相关;核心症状是发热、疱疹和口腔溃疡;中药治疗以金银花、连翘、生石膏、竹叶、淡竹叶、甘草、大青叶、黄芩等为核心用药;中成药最常用的是清开灵、双黄连、痰热清,康复新液常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西药以抗病毒为原则,利巴韦林最常用;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最常用的方案是利巴韦林加痰热清.结论 利用文本挖掘总结手足口病中西医治疗方法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推荐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49例
手足口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炎琥宁注射液
痰热清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38例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96例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皮疹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手足口病
阿昔洛韦
金莲清热颗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文本挖掘分析手足口病中西医治疗现状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文本挖掘 数据分层算法 手足口病 证候 中药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7-302
页数 分类号 R2-031
字数 36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爱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192 2762 28.0 39.0
2 王永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678 15810 62.0 99.0
3 王燕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106 616 12.0 20.0
4 郭洪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18 299 11.0 17.0
5 郑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21 237 10.0 15.0
7 吕诚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42 600 16.0 23.0
8 姜淼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50 490 12.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2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38)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本挖掘
数据分层算法
手足口病
证候
中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