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CIMT)、C反应蛋白(CRP)推断不同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160例疑似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进行分组:正常糖代谢(NGT)组42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36例,葡萄糖耐量减低(IGT)组42例,IFG+ IGT组40例.检测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胰岛素、CRP、CIMT,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 除IGT组与IFG+IGT组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生率、CR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外,其余两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0.01).IGT组、IFG+ IGT组的Gensini评分和CIMT均显著高于NGT组(P值分别<0.05、0.01),IFG+ IGT组均显著高于IFG组(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与餐后2h血糖(r=0.536)、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436)、CRP(r=0.298)、CIMT(r=0.516)呈正相关(P值均<0.01),CIMT与HOMA-IR(r=0.364)、CRP(r=0.339)、Gensini评分(r=0.298)呈正相关(P值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OMA IR(β=3.886)、CRP(β=3.374)、CIMT(β=3.521)为Gensini评分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值均<0.01),HOMA IR(β=5.021)、CRP(β=4.176)为CIMT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值均<0.01).结论 CIMT联合CRP能判断不同IGR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推荐文章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冠状动脉病变
颈动脉
内膜-中膜厚度
危险因素
预后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性质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预测研究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高敏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狭窄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冠状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和C反应蛋白预测不同糖调节受损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 C反应蛋白 Gensini评分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3-9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卫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 77 116 5.0 10.0
2 彭文芳 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7 55 4.0 7.0
3 王寅 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心内科 7 34 4.0 5.0
4 蒋利 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心内科 10 46 4.0 6.0
5 黄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 6 1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糖调节受损
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
C反应蛋白
Gensini评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