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新医学       
摘要:
目的: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全抗原肿瘤疫苗,观察其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方法:从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利用电融合技术,将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疫苗的形态;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融合疫苗的表型鉴定;用CCK-8试剂盒测定融合疫苗刺激同源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结果:成功分离培养DC,其表面高表达DC的分子标记CD11c、CD86、HLA-DR;融合疫苗的形态不规则,其表面共同表达DC和三阴乳腺癌的标记分子;T淋巴增殖实验证明融合疫苗具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结论:电融合技术成功诱导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全抗原融合疫苗体外实验可显著增强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
推荐文章
三阴乳腺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三阴乳腺癌
树突状细胞
电融合
融合疫苗
T淋巴细胞
OK432优化的内皮细胞疫苗抗小鼠乳腺癌作用研究
内皮细胞疫苗
抗血管生成
OK432
肿瘤免疫治疗
EAC乳腺癌
ICR小鼠
乳腺癌干细胞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乳腺癌干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阴乳腺癌疫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免疫效应观察
来源期刊 新医学 学科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树突状细胞 电融合 融合疫苗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1-865,封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g.issn.0253-9802.2012.1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81 492 12.0 17.0
2 张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63 379 10.0 17.0
3 刘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50 304 11.0 14.0
4 张翘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7 28 3.0 5.0
5 刘瑞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27 122 7.0 9.0
6 姜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18 9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阴乳腺癌
树突状细胞
电融合
融合疫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医学
月刊
0253-9802
44-1211/R
大16开
196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