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结直肠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谱,筛选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差异蛋白质.方法 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获取20例结直肠腺癌及配对的正常黏膜、20例绒毛状腺瘤、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靶细胞;然后应用基于乙酰化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策略寻找差异蛋白.结果 获得具有定量信息的高可信度蛋白873个.其中腺癌与正常黏膜、腺瘤及肝转移灶之间差异显著的蛋白质(定量比值≥2或≤0.5)分别为137、119和77个.结直肠癌与正常黏膜之间的差异蛋白在定位上几乎分布于细胞的各个部位.结论 联合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及乙酰化稳定同位素标记定量技术进行结直肠癌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的差异蛋白功能上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表明本研究所采取的技术策略有很好的蛋白鉴定覆盖率,可成为研究肿瘤蛋白质组学的有效策略.
推荐文章
基于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组学定量方法研究进展
定量蛋白质组学
稳定同位素标记
相对定量
绝对定量
稳定同位素标记多肽的合成及应用
稳定同位素标记
多肽
合成
检测
稳定同位素标记方法在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
稳定同位素标记
质谱
定量分析
核磁共振研究中蛋白质样品的同位素标记策略
核磁共振技术
同位素标记技术
蛋白质表达系统
蛋白质溶液三维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联合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及乙酰化稳定同位素标记定量技术在结直肠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价值
来源期刊 肿瘤防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蛋白质组学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乙酰化标记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直肠癌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3-926
页数 分类号 R73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71/j.issn.1000-8578.2012.08.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264 2192 23.0 36.0
2 叶颖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208 1355 17.0 29.0
3 姜可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74 642 13.0 23.0
4 张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131 3491 17.0 59.0
5 吕亮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26 113 6.0 9.0
6 张彦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5 14 1.0 3.0
7 禚洪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直肠肿瘤
蛋白质组学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乙酰化标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防治研究
月刊
1000-8578
42-124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南路116号
38-7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01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