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腋静脉途径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需要心脏起搏治疗患者116例,将患者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后均分为腋静脉组(n=58)和锁骨下静脉组(n=58),由同一术者完成人工心脏起搏置入操作,记录以下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包括血管穿刺时间、血管穿刺成功率、电极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腋静脉途径和经锁骨下静脉途径的血管穿刺成功率[94.8% vs.96.6%,P>0.05]、血管穿刺时间[(61±57)s vs.(59±32)s,P>0.05]、电极操作时间[(148±56)s vs.(162±87)s,P>0.05)]、X线曝光时间[(183±120)s vs.(205±115)s,P>0.05]及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腋静脉途径置入起搏电极安全可行,不增加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推荐文章
52例穿刺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的临床观察
锁骨下静脉穿刺
腋静脉穿刺
心脏起搏器植入
简易体表定位法穿刺腋静脉植入起博电极的临床初步研究
穿刺术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心血管病学
心内膜电极
定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腋静脉途径起搏治疗的临床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人工起搏器 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8-439,450
页数 分类号 R54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055.2012.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齐书英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87 401 11.0 15.0
2 王冬梅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35 185 8.0 12.0
3 李洁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35 146 6.0 10.0
4 张莉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13 43 4.0 6.0
5 李斌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4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人工起搏器
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月刊
1674-4055
11-57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