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辽河坳陷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粗面岩、响岩、安山岩、流纹岩和凝灰岩,以抗压强度较弱的少含暗色矿物的粗面岩和流纹岩为主.粗面岩主要分布在东部凹陷第三系,流纹岩主要分布在西部凹陷中生界.岩石化学分析表明,以浅色造岩矿物为主的火山岩抗压强度低,在应力作用下容易形成裂缝,而含暗色矿物较多的火山岩,抗压强度高,在相同应力下难以形成裂缝,并且暗色矿物蚀变后形成的绿泥石、方解石等,往往将早期形成的裂缝充填.运用岩石化学分析和测井响应特征,分别建立火山岩岩性和火山岩储层划分标准;同时,根据中子和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将火山岩划分为轻度蚀变、中度蚀变、重度蚀变和泥化火山岩4类.应用氧化物分析法,可将东部凹陷火山岩区分开;利用能谱测井,可将西部凹陷的火山岩划分出来:采用测井交会图法,可以划分辽河坳陷火山岩储层.
推荐文章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分布规律
松辽盆地
长岭断陷
火山岩储集层
有效储层
喷发旋回
储层物性
岩性
岩相
酸性火山岩储层岩性与流体识别
火山岩
岩性识别
流体识别
测井
松辽盆地
徐深气田
辽河坳陷大洼地区火山岩特征及储层识别
辽河坳陷
火山岩
储层特征
测井识别
储层识别
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岩性岩相模式
徐深气田
火山岩
储集层描述
地层评价
技术
岩性
岩相
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河坳陷火山岩岩性特征及储层评价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辽河坳陷 火山岩储层 岩性识别 储层评价 粗面岩 流纹岩 蚀变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
页数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51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志勇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7 1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辽河坳陷
火山岩储层
岩性识别
储层评价
粗面岩
流纹岩
蚀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